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導 讀
近年來,國內(nei) 雲(yun) 市場發展頗為(wei) 動蕩。
領頭羊阿裏雲(yun) 收入連續3個(ge) 季度下滑,從(cong) 單季度200億(yi) ,到195億(yi) ,到190億(yi) ,到剛過去二季度的177億(yi) ,下滑的勢頭似乎停不下來。
而以天翼雲(yun) 、移動雲(yun) 為(wei) 代表的運營商雲(yun) 陣營,卻是異軍(jun) 突起,勢如破竹!2022年上半年,天翼雲(yun) 收入281億(yi) 元,同比增長101%;移動雲(yun) 收入234億(yi) 元,同比增長104%;聯通雲(yun) 收入187億(yi) 元,同比增長143%。三大運營商上半年雲(yun) 業(ye) 務收入總計702億(yi) 元,約為(wei) 阿裏雲(yun) 上半年367億(yi) 元收入的兩(liang) 倍。
過去十年的領頭羊踩下緊急刹車,一直被輕視的“小透明”開始展現實力,國內(nei) 雲(yun) 計算市場開始風起雲(yun) 湧。那到底是什麽(me) 攪動了這一潭春水呢?
答案就在於(yu) 近期非常火熱的詞匯——國家雲(yun) 。
然而,什麽(me) 是“國家雲(yun) ”?跟之類似的“國資雲(yun) ”、“國資監管雲(yun) ”,又指的是什麽(me) 呢?本文根據公開資料、按照出現的先後順序,簡單梳理一下這幾個(ge) 概念。
01 國資雲(yun)
2020年9月,國資委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國有企業(ye) 需加快推進基礎數字平台等數字化轉型工作。自此,各地國資委就已經陸續開始布局地方“國資雲(yun) ”平台。
2021年3月,天津“國資雲(yun) ”已經開始運行,3家國資企業(ye) 入駐;同月,浙江省國資委啟動“國資國企數字化監管應用”項目,該項目建設內(nei) 容中的雲(yun) 基礎設施,即為(wei) “國資雲(yun) ”,同時該平台建設采用了完全國產(chan) 化的信創服務器,是全國首批“全國產(chan) 化”的行業(ye) 雲(yun) 平台;21年4月,四川省正式發布“國資雲(yun) ”,是國內(nei) 首個(ge) 國資企業(ye) 專(zhuan) 屬雲(yun) ,麵向省內(nei) 國企提供安全可靠的專(zhuan) 屬雲(yun) 服務;21年8月,重慶市國資雲(yun) 平台(二期)業(ye) 務平台建設項目斥資1400餘(yu) 萬(wan) 元,打造國資監管統一數據共享中心……
自此,國資雲(yun) 開始大行其道。
那該怎麽(me) 定義(yi) “國資雲(yun) ”呢?國資雲(yun) 一般是指由各地國資委牽頭投資、設立、運營,通過建設高安全防護水平的數據安全基礎設施底座,並搭建以匯聚國有企業(ye) 數據為(wei) 核心的數據治理體(ti) 係及雲(yun) 平台。本質是從(cong) 第三方托管的公有雲(yun) 轉向國資專(zhuan) 屬行業(ye) 雲(yun) ,其主要建設與(yu) 運營方通常是地方國資企業(ye) ,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支撐方一般為(wei) 雲(yun) 服務商。
值得注意的是,“國資雲(yun) ”中的“國資”二字,並不僅(jin) 僅(jin) 指代建設方的國資背景,同時更加強調使用上的專(zhuan) 屬性。也就是說,“國資雲(yun) ”要求,國資企業(ye) 相關(guan) 的數據,要從(cong) 第三方托管的公有雲(yun) 轉向本地部署的政務或國資專(zhuan) 屬雲(yun) 。
02 國家雲(yun)
7月12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ye) 深化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工作推進會(hui) 提及,中國電信將引入多家中央企業(ye) 戰略投資者打造國家雲(yun) 公司(參與(yu) 方還包括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中央企業(ye) ),統籌開展科技創新、設施建設和安全防護體(ti) 係部署,加快構建推動雲(yun) 原創技術生態。
“國家雲(yun) ”概念由此而來。
而國資委也進一步明確了國家雲(yun) 未來希望成為(wei) 的角色:下一步,國資央企將積極投身雲(yun) 體(ti) 係建設,成為(wei) 國家基礎公有雲(yun) 的運營者、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開拓者、行業(ye) 領域公有雲(yun) 建設運營的先行者,以及國家網信體(ti) 係的支撐者、賦能全社會(hui) 安全用雲(yun) 的守護者。
基於(yu) 此,“國家雲(yun) ”的全稱應該是“國家基礎公有雲(yun) ”,其與(yu) “國資雲(yun) ”有明顯的區隔——
國資雲(yun) :①地方屬性;②建設與(yu) 運營方通常是地方國企;③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支撐方為(wei) 一般雲(yun) 服務商(比如阿裏雲(yun) 、騰訊雲(yun) 、天翼雲(yun) 均可)。
國家雲(yun) :①中央屬性;②建設與(yu) 運營方為(wei) 中央企業(ye) ;③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支撐方為(wei) 大型央企雲(yun) 服務商(比如,天翼雲(yun) 、移動雲(yun) )。
簡單來說,國資雲(yun) 允許阿裏雲(yun) 、騰訊雲(yun) 等民資雲(yun) 服務商直接參與(yu) 建設、提供產(chan) 品和技術,而國家雲(yun) 從(cong) 當前看是由大型中央企業(ye) 雲(yun) 服務商充當架構建設者和技術、產(chan) 品把控者,民資雲(yun) 服務商無法直接作為(wei) 主體(ti) 參與(yu) 建設。
國家雲(yun) 對原有公有雲(yun) 服務商,特別是IaaS服務商會(hui) 帶來一定的衝(chong) 擊,這種衝(chong) 擊主要麵向未來的增長市場,這些民資雲(yun) 廠商可能會(hui) 更多走向產(chan) 業(ye) 鏈後端,為(wei) 國家雲(yun) 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技術、產(chan) 品和經驗支持,比如被集成,而無法直接作為(wei) 雲(yun) 服務建設運營主體(ti) 出現。
03 國資監管雲(yun)
7月24日,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雲(yun) 生態大會(hui) 上,中國首個(ge) “國資監管雲(yun) 服務”宣布正式上線,背後由中國電信牽頭,聯合中國電科、中國電子等多家央企共同完成。
由此,一個(ge) 新概念“國資監管雲(yun) ”又出現了。
那什麽(me) 是“國資監管雲(yun) ”呢?“國資監管雲(yun) ”作為(wei) “國家雲(yun) ”落地的一種形式,可承接央企、國企的上雲(yun) 需求。
國資委在會(hui) 上談到,國資央企應聚焦關(guan) 鍵業(ye) 務場景和難點、痛點問題,穩步實現國資監管應用全麵上雲(yun) ,企業(ye) 綜合辦公、經營管理、生產(chan) 運營等係統,逐步上雲(yun) ,培育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麵廣、創新示範效應高的雲(yun) 上應用,加快構建業(ye) 務協同、數據融合共享的能力體(ti) 係,驅動企業(ye) 生產(chan) 方式、運營模式、治理體(ti) 係,全方位變革,引領帶動全社會(hui) 雲(yun) 上融通發展。
所以,“國資監管雲(yun) ”的重點不在於(yu) 資源的組織方式,而更多的是一種服務,一種管理手段/機製。簡單來說就是各大央企要把經營管理的核心數據上傳(chuan) ,以便於(yu) 進行國資監管。
無論是國資雲(yun) 、還是國家雲(yun) ,或是監管雲(yun) ,都在反複強調這個(ge) 核心的信號:“黨(dang) 管數據,數據安全”將成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底線,互聯網基礎設施國有化成為(wei) 數據資產(chan) 國有化的必由之路。國企數據資源屬於(yu) 國有資產(chan) ,應納入國資監管和統一管理,保護國有數據資產(chan) 安全是核心目的,數據資產(chan) 國有化將成為(wei) 執政能力現代化基礎。
在醫療行業(ye) 中,醫藥管理係統軟件扮演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它不僅(jin) 能夠提高藥品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還能保障患者安全,同時符合法規要求。一個(ge) 好用的醫藥管理係統軟件應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係統的界麵應直觀易用,允許用戶無障礙地進行操作。 複雜的
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hui) 出現很多英文字母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雲(yun) ,比如說HC、HR等等,那麽(me) 它們(men) 是哪個(ge) 英文單詞的縮寫(xie) 呢?具體(ti) 的含義(yi) 又是什麽(me) 呢?
10月18日,在2023全球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期間,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源微”)與(yu) 新利官网登录(以下簡稱“金蝶”)在遼寧沈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將基於(yu) 金蝶雲(yun) ·星空,建設芯源微運營管控平台,從(cong) 而實現公司產(chan) 研一體(ti) 化、業(ye) 財一體(ti) 化,提升公司整體(ti) 業(ye) 務水平。
近日,深圳市帝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邁)數字化升級項目上線匯報會(hui) 在深圳圓滿召開。帝邁攜手新利官网登录(以下簡稱
已有 1 個(ge) 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ge) 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ge) 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ge) 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ge) 回答 | 1年前
權威發布 國稅總局對黃薇(以下簡稱薇婭)偷逃稅款的查出新聞發布。對薇婭2019年到2020年期間,補稅、罰款和滯納金累計處罰13.41億(yi) 元。隨後薇婭及其家人也發出了致歉信。國家稅務總局對薇婭的處罰新聞發布通知
對於(yu) 企業(ye) 來講,如果仍然采用過去的架構或者IT係統已經很難滿足企業(ye) 的需求。無獨有偶,我們(men) 看到不僅(jin) 僅(jin) 是製造業(ye) 企業(ye) 如此,在一些大中型以及集團化的企業(ye) ,他們(men) 的需求也在隨著市場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給傳(chuan) 統IT服務商產(chan) 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夠滿足企業(ye) 業(ye) 務變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