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yun) 管理”時代,中小企業(ye) 信息化發展趨勢
2012/06/28
【導讀】1
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和社交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推動企業(ye) 信息化進入一個(ge) 全新的階段。這一階段,企業(ye) 信息化將主要呈現出五大特征:一、社交網絡與(yu) 企業(ye) ERP等係統結合,實現企業(ye) 對非結構化和結構化數據的整合管理;二、集成了電子商務、企業(ye) 社交的供應鏈具有更強大的協同能力;三、物聯網技術和商業(ye) 智能的深入應用,使企業(ye) 信息化係統更加集成化、智能化;四、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與(yu) 智能終端的完美結合,實現移動信息化,使管理觸手可及;五、通過超算中心等一體(ti) 化係統部署的雲(yun) 服務,使企業(ye) IT投入成本和維護難度顯著降低。
1. 以人為(wei) 本的社交化ERP 傳(chuan) 統管理軟件如MRP、ERP係統,以業(ye) 務為(wei) 中心,側(ce) 重對於(yu) “財和物”的資源管理;基於(yu) “流程+信息記錄”,涉及的數據具有結構化、可預測的特征。不過,這些結構化數據僅(jin) 占企業(ye) 數據總量的20%。更多的非結構化數據,如報表、賬單、影像、辦公文檔、掃描文件(發票、收貨單、報銷憑證、合同等)、WEB頁麵、電子郵件及多媒體(ti) 音頻和視頻信息等占了80%。如果忽視龐大的非結構化數據,實際上是忽視了人在企業(ye) 運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隨著知識型經濟浪潮的興(xing) 起,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向“以人為(wei) 本”轉變。人的知識技能、創新求變、溝通交流等等活動,是知識型企業(ye) 最寶貴的資源。以人為(wei) 本的信息化建設,注重提高員工效率和團隊效率,是網絡時代向企業(ye) 2.0 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企業(ye) 2.0強調以企業(ye) 內(nei) 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為(wei) 主線,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其在業(ye) 務操作和價(jia) 值實現過程中的關(guan) 鍵作用,關(guan) 注企業(ye) 不同部門和不同組織的協同需求,增加信息分享的速度,提高企業(ye) 的綜合生產(chan) 力。企業(ye) 社交網絡作為(wei) 企業(ye) 私密的社交平台,其信息流通實現了從(cong) “一點到多點”向“多點對多點”傳(chuan) 播方式的轉變,打破了傳(chuan) 統的傳(chuan) 播瓶頸。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信息交互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使需要協作的員工更方便、有效的進行交流與(yu) 分享,降低企業(ye) 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凝聚專(zhuan) 業(ye) 知識工作者和遠程同事。 國外以IBM的LotusConnections、Salesforce.com的Chatter、Yammer企業(ye) 微博為(wei) 代表的企業(ye) 社交軟件,正推動企業(ye) 向2.0轉變。國內(nei) 以金蝶微博為(wei) 代表的企業(ye) 社交網絡,也正得到迅速推廣使用。 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社交軟件和ERP等信息係統的融合,正成為(wei) 重要趨勢。社交化ERP,更強調團隊協作、業(ye) 務協作和流程協作。團隊協作表現在通過社交化HR,實現高效的計劃管理、團隊管理、團隊溝通;業(ye) 務協作則通過社交化的供應鏈,實現客戶協作、訂單協作和供應商協作;流程協作主要是通過社交化工作流,達成流程的催辦與(yu) 溝通。 例如,Gartner預測2013年將有15%的BI項目引入社交應用。IBM的Cognos10將Connections軟件的社交協作及業(ye) 務分析能力結合在一起,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移動設備訪問單一而友好的用戶界麵,獲得實時智能;Salesforce.com推出的企業(ye) 社交軟件Chatter很好地和其CRM軟件進行了功能的整合。 作為(wei) 國內(nei) 企業(ye) 社交軟件的翹首和企業(ye) 管理軟件的領先者,金蝶公司正引領企業(ye) 以人為(wei) 本的信息化潮流。據金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介紹,金蝶通過將企業(ye) 社交網絡金蝶微博與(yu) ERP有機結合,為(wei) 原本刻板、機械的ERP流程注入了生活化、人性化元素,使企業(ye) 管理更有趣、更隨意、更流暢,這將顛覆現有管理模式,引導企業(ye) 員工從(cong) 被動管理走向主動管理。
2. 更強大的供應鏈協同能力 瞬息萬(wan) 變的市場對企業(ye) 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zhuan) 家Anderson和Lee指出,企業(ye) 間的競爭(zheng) 已演變成供應鏈的競爭(zheng) ,供應鏈取勝的關(guan) 鍵在於(yu) 協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準確把握客戶需求、迅速推出新的產(chan) 品、實現柔性快速交貨,已經成為(wei) 企業(ye) 賴以生存的基礎。 集成了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的供應鏈係統,將為(wei) 企業(ye) 打造更加強大的協同能力;讓企業(ye) 能更方便地與(yu) 客戶、製造商、供應商、運輸商及其他相關(guan) 方進行無邊界的溝通與(yu) 協作。在這種新的趨勢下,企業(ye) 能更好地利用社交網絡和客戶進行溝通,收集客戶意見和售後服務,並通過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的整合及其信息的分解與(yu) 共享、利用社交網絡和供應鏈相關(guan) 方的互動溝通,達到對整個(ge) 供應鏈上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業(ye) 務流和價(jia) 值流的有效規劃和控製,從(cong) 而將供應鏈各環節集成一個(ge) 完整的網狀結構。 企業(ye) 通過融合這些技術的ERP係統,整合供應鏈上下遊,實現信息充分必要的共享和即時溝通,為(wei) 企業(ye) 贏得更加強大的供應鏈協同競爭(zheng) 優(you) 勢。國內(nei) 最大的飼料生產(chan) 商六和集團信息總監許哲,認為(wei) 應用金蝶社交化ERP後,提升了公司供應鏈效率、提高了公司服務體(ti) 能。 新的供應鏈協同趨勢,依賴信息技術。主要包括自動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XML、GIS與(yu) GPS技術、電子訂貨係統(EOS)、電子支付等,還有一些最近發展起來的協同運作技術,包括虛擬電子鏈(VEC)技術和多智能體(ti) 技術,以及社交網絡技術。
3. 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更高 RFID(無線射頻)、GPS(全球定位係統)、電子支付等技術廣泛應用,使信息采集更為(wei) 方便,將這些信息有效整合在企業(ye) ERP係統中,使集成化程度更高。 在物流環節通過RFID、GPS等技術的使用,自動化的采集這些信息,使物料在各個(ge) 環節更容易跟蹤,實現對供應鏈整個(ge) 環節物流的即時、動態監控;避免了過去人工掃描信息的種種弊端(效率低、易出錯、即時性差等)。 通過MES(生產(chan) 執行係統)係統和ERP係統的融合,將生產(chan) 過程的各種信息能即時導入ERP係統,使在製品、車間臨(lin) 時庫存等信息也能得到即時有效的監控。 各種電子支付技術的迅速發展和ERP係統的融合,也使企業(ye) 可以更好地監控其資金流。通過企業(ye) ERP係統集成電子支付方案,在提高了企業(ye) 財務信息即時準確性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ye) 的財務費用。 在集成化程度提高的同時,通過商業(ye) 智能(BI)軟件進一步輔助商業(ye) 決(jue) 策,提高其智能化程度。商業(ye) 智能包括績效管理、計劃、報告、查詢、分析、在線分析處理、運營係統集成、預測分析等。其價(jia) 值鏈可劃分為(wei) :原始數據->數據集成->情報->透視->決(jue) 策,其目的是要管理數據、理解數據和基於(yu) 數據決(jue) 策。Gartner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BI市場正在以每年9%的速度增長,到2014年市場價(jia) 值將高達810億(yi) 美元,2020年將增長至1360億(yi) 美元。Gartner認為(wei) ,BI市場已經進入爆發期。商業(ye) 智能的“四大”:SAP、Oracle、IBM和微軟,將繼續統治市場,合計占據了59%的市場份額;但國內(nei) 金蝶、用友等公司正在迎頭追趕。大數據、移動化、社交化、雲(yun) 計算均成為(wei) 各大BI廠商技術發展熱點。大數據成為(wei) BI發展的首要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會(hui) 利用自身龐大的數據來獲益,這要求BI廠商提供真正能夠處理大數據的解決(jue) 方案,而內(nei) 存分析技術、列式存儲(chu) 數據庫技術等提升BI處理數據性能的技術成為(wei) 應對大數據的關(guan) 鍵。
4. 移動信息化,讓管理觸手可及 截 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yi) ,同比增長17.5%;而艾瑞谘詢公司則預計,到2013年中國手機網民將突破6億(yi) 人。2011年,全球來自筆記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133%,預計今年的移動數據流量將同比增長110%;到2016年,這一流量將增長18倍。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為(wei) 202.5億(yi) 元,2011年增長約一倍,2012年更有望突破700億(yi) 元。根據全球電信與(yu) 媒體(ti) 市場調研公司Informa Telecoms& Media在2012年5月發布的報告稱,全球移動數據消費在未來5年將持續高速增長,到2016年將比目前增加10倍。 在企業(ye) 信息化領域,借助於(yu) 移動信息化模塊,實現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對諸多業(ye) 務的移動管理,正成為(wei) 一個(ge) 顯著趨勢。雲(yun) 計算和移動信息化的結合,使管理者突破過去辦公場所、上網條件等限製,讓管理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目前企業(ye) 移動信息化在流程審批、報表查詢、銷售支持、商業(ye) 智能、庫存查閱等領域應用最多;而且,基於(yu) 不同行業(ye) 差異化細分的移動商務模塊也越來越多。廈門建發集團首席技術官謝偉(wei) 認為(wei) ,應用金蝶社交化ERP移動應用的總投資回報率達到了300%。通過移動應用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工地的項目施工情況、實時了解項目具體(ti) 的銷售指標,還能用顏色區標識出哪些樓盤未開盤、哪些正在發售、哪些已經售罄。目前公司51項業(ye) 務已有44項實現了移動應用。
5. 按需使用的信息化服務 對於(yu) 許多中小企業(ye) 而言,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並非都需要使用全套的ERP 等流程複雜的管理軟件,隻需要解決(jue) 一些分散的棘手問題來提高運營效率。因此,提供碎片化但有易於(yu) 擴展的信息化產(chan) 品,使廣大中小企業(ye) 能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彈性配置、即插即用,滿足其個(ge) 性化需求,是當前中小企業(ye) 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趨勢。例如,金蝶友商網所提供的許多功能多樣、碎片化的小應用,包括用以甄別全國發票真偽(wei) 的友商發票查詢、監控庫存變化的在線庫存管理、快速編製現金流量表的在線工具,等等,這些碎片化的產(chan) 品為(wei) 中小企業(ye) 簡化管理、降低成本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此類應用獲得了爆發性增長。 雲(yun) 計算為(wei) 企業(ye) 按需使用的信息化服務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並進一步促進此類需求的發酵。雲(yun) 計算融合了協同工作、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Web2.0技術和虛擬化技術,依托強大的高性能計算基礎結構,能夠同時滿足大量個(ge) 人和商業(ye) 需求。“雲(yun) ”中的資源可以無限擴展的,隨時獲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費。企業(ye) 部署雲(yun) 計算 ERP信息化解決(jue) 方案具有性價(jia) 比優(you) 勢: 首先,雲(yun) ERP讓企業(ye) 無需額外購買(mai) 任何硬件、無需安裝軟件、更無需聘用IT技術人員,隻需要租用位於(yu) 雲(yun) 端的企業(ye) 管理軟件,企業(ye) 可以完全根據自身需求決(jue) 定租用哪些模塊(碎片化產(chan) 品),購買(mai) 多少並發用戶數量,購買(mai) 多長使用期限。對於(yu) 企業(ye) 而言隻需支付服務費,無需承擔軟件許可費。 其次,雲(yun) ERP打破數據孤島,把複雜的應用簡單化;這得益於(yu) 雲(yun) 計算的重要特征——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可擴展性包括硬件的擴展來增加計算和存儲(chu) 能力,以及軟件可向下兼容和向上升級。互操作性體(ti) 現在雲(yun) 計算的開源思想和平台架構上,具有更強大的兼容性。 此外,基於(yu) 雲(yun) 計算的ERP將會(hui) 更加安全。雲(yun) 計算ERP采用服務器集群加上高可靠性的數據中心架構,係統能做到均衡負載、實時備份、異地容災備份。同時係統采用嚴(yan) 格的權限控製,支持SSL套接層加密傳(chuan) 輸,關(guan) 鍵數據采用領先的加密存儲(chu) 技術,支持CA數字認證,支持遠程安全身份校驗;能有效防止信息被非法截獲或非法泄密。此外,在提供完備的安全運營技術手段的同時,還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了完善的運營保障條款,免除其後顧之憂。 由於(yu) 雲(yun) 服務的諸多優(you) 點、技術的逐步成熟、國家的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迎來了飛速發展階段。綜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艾瑞谘詢、易觀國際等多家權威機構的報告預計,2012年我國雲(yun) 計算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yi) 元,“十二五”期間,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規模可達7500億(yi) 至1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國內(nei) 雲(yun) 管理服務的先行者,金蝶推出了包括金蝶微博、智庫服務、財務服務、工具服務、HR服務、知識管理服務、快遞100發票查詢服務等多項企業(ye) 雲(yun) 服務;同時提供接口支持第三方開發提供相應的服務。其他眾(zhong) 多的管理軟件廠商,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雲(yun) 產(chan) 品方案,這必將推動企業(ye) 信息化雲(yun) 服務的快速普及。
需求的驅動、技術的發展、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的支持,必將使上述信息化趨勢得到快速推廣應用。企業(ye) 2.0時代正在來臨(lin) ,這也是中國中小企業(ye) 進行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與(yu) 創新商業(ye) 模式的最大轉機。
上一篇: 2012金蝶雲(yun) 管理產(chan) 品體(ti) 驗暨CHO高峰論壇在滬舉(ju) 辦
下一篇: 金蝶KIS “攜手夥(huo) 伴共贏,打造雲(yun) 管理實踐”
4008-830-830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掃碼對話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雲(yun) 產(chan) 品或解決(jue) 方案嗎? 請點擊立即谘詢,我將為(wei) 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