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從(cong) 豐(feng) 田經驗看國內(nei) 軟件第三次革命
2005/11/01
最近,發生在廣東(dong) 的油荒成了大家很關(guan) 心的話題。由於(yu) 嚴(yan) 重缺油,一些加油站已經關(guan) 閉,而仍在運營的加油站前等待定量加油的汽車排成長龍,甚至許多人白天上班,半夜去排隊加油。這樣一來,私家車的銷量嚴(yan) 重受影響,而汽車省不省油也成為(wei) 一個(ge) 重要的購買(mai) 參考指標。
突然想起30年前那場全球性的“油荒”,正是那場油荒改變了世界汽車產(chan) 業(ye) 格局。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聯合起來減少石油供應,造成供應短缺和油價(jia) 上漲。當時美國車比起日本車來說又大又重,於(yu) 是在這場“油荒”中,以豐(feng) 田為(wei) 代表的小型的、便宜的、省油的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受到了歡迎。於(yu) 是,美國的汽車進口量在70年代幾乎翻了一番,從(cong) 1970年進口占全美總銷售量的15%到1980年進口占27%,而且在整個(ge) 八九十年代初始終高居不下。在這格局變動中,美國著名的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幾乎瀕臨(lin) 破產(chan) ,而老牌霸主福特也遭到了嚴(yan) 重的虧(kui) 損,若不是美國政府出麵保護,美國汽車工業(ye) 將很難恢複元氣。
事實上,我更感興(xing) 趣的是福特和豐(feng) 田這兩(liang) 家公司的比較。福特公司開創了汽車的同質化生產(chan) 、大規模普及而垂範後世,但當時也是一個(ge) 文化僵硬、缺乏個(ge) 性和創新的公司。在70年代的油荒期間,它並沒有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在汽車設計上做創新,相反卻指望著美國人對費油的大車的偏好能持續下去。就這樣將市場拱手讓給了輕便、節油的日本車。而研究過豐(feng) 田文化的人應該了解,豐(feng) 田精細的管理、創新的文化是它能夠超越福特後來居上的重要原因。豐(feng) 田汽車的生產(chan) 效率一直被視作行業(ye) 標準,今天的美國汽車公司仍然在追趕當年豐(feng) 田的生產(chan) 效率,雖然是福特發明了生產(chan) 流水線,但包括福特、通用在內(nei) 的美國汽車巨頭每輛車的裝配時間依然比豐(feng) 田汽車長幾個(ge) 小時;更重要的是豐(feng) 田汽車提出了必須根據每一個(ge) 的“我”,生產(chan) 出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個(ge) 性化汽車,就像各人的家居設計、服裝加工那樣,豐(feng) 田的這一舉(ju) 措是汽車製造商設計和營銷觀念上的根本性革命。也正因為(wei) 諸多的創新,使得豐(feng) 田作為(wei) 後起之秀,成為(wei) 汽車企業(ye) 的楷模,雖然其銷售量和營業(ye) 收入不及福特,但其市值和盈利都居汽車業(ye) 之冠,市值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zhong) 汽車的總和。回頭來看中國的管理軟件市場,也一直在經曆著“油荒”:中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ye) 對複雜而龐大的某些國外ERP係統根本就難以消化;往往被國外某些ERP廠商的BPR(業(ye) 務流程重組)抹殺掉的恰恰是中國企業(ye) 最寶貴的管理經驗;而當用戶投入巨大成本建設的ERP係統,經曆了艱苦的實施,最終上線後,卻發現已經不能幫助企業(ye) 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這些矛盾已經被業(ye) 界所共識,問題是如何解決(jue) ?
做軟件十幾年了,雖然金蝶現在的發展比創業(ye) 時好很多,但我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痛苦過,我們(men) 如何真正為(wei) 用戶解決(jue) 問題?又怎樣有效的證明軟件企業(ye) 存在的價(jia) 值?
就像當年麵對石油危機,亨利.福特提出給工人付高工資可以提高生產(chan) 率以此來對抗日本車一樣,今天我們(men) 國內(nei) 的軟件企業(ye) 也將寶押在了通過所謂低價(jia) 和大規模生產(chan) 進行ERP的普及上。相比之下,金蝶更願意推崇豐(feng) 田模式,通過技術改進,生產(chan) 節油的汽車去應對石油危機。計世資訊的研究也認為(wei) ,目前從(cong) 全球範圍看,管理軟件正在經曆第三次技術變革。其核心是以業(ye) 務導向和驅動的、可快速構建應用軟件的業(ye) 務基礎軟件平台。雖然,從(cong) 用戶層麵來說,他們(men) 關(guan) 注應用甚於(yu) 技術,但我認為(wei) ,技術革新是解決(jue) 用戶深入應用的唯一出路。
目前管理軟件業(ye) 正在進行第三次技術革命,這次革命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原來的ERP係統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個(ge) 性化、集成化及快速變化的需求,而從(cong) 全球球範圍來看,各大管理軟件巨頭都為(wei) 第三次革命的到來做了積極的準備。例如,SAP發布了NetWeaver平台。從(cong) 某種層度上說NetWeaver是SAP對自己曾經引以為(wei) 傲的龐然大物產(chan) 品體(ti) 係的修訂,NetWeaver宣稱要“使SAP的解決(jue) 方案能深度滿足用戶的個(ge) 性化需求,並具易用性和適應性”。金蝶早在2003年就發布了自己的業(ye) 務基礎軟件平台?D?DBOS,同時推出了基於(yu) BOS平台的ERP產(chan) 品EAS,一年多的實踐下來,BOS在國內(nei) 已經有了30多個(ge) 成功應用的案例,讓許多中國企業(ye) 的管理實踐真正做到了隨需應變。
在管理軟件的第三次革命中,我希望國內(nei) 的管理軟件提供商能像豐(feng) 田一樣,將自主創新融入企業(ye) 的血液中,並且在這場管理軟件業(ye) 生產(chan) 模式、商業(ye) 模式顛覆性的變革中,抓住機會(hui) ,後來居上。
上一篇: 金蝶、華豐(feng) 再度聯姻
下一篇: 七劍出金蝶,績效見真功
4008-830-830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掃碼對話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雲(yun) 產(chan) 品或解決(jue) 方案嗎? 請點擊立即谘詢,我將為(wei) 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