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給員工戴“金手銬”
2002/06/12
5月底,金蝶決(jue) 定第三次向骨幹員工授市值近千萬(wan) 的股票期權。一年前,用友在內(nei) 地主板上市圈錢9億(yi) ,勝於(yu) 金蝶在香港創業(ye) 板圈錢9千多萬(wan) ,記者問金蝶的董事會(hui) 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少春後不後悔。徐少春說,此次期權發放證明,當初選擇在香港上市沒走錯…… ●徐少春認為(wei) ,在國際化的香港資本市場上市,令金蝶的國際化運作受益匪淺,有利於(yu) 企業(ye) 向國際市場開拓。香港股市嚴(yan) 格的監管,也有利於(yu) 改善企業(ye) 治理結構,擠去泡沫水分。 ●徐少春自信能打敗洋品牌。金蝶的目標是“一統天下”,規模、營業(ye) 額要遠遠超過第二名,就像 PC行業(ye) 的聯想。 期權對成長性企業(ye) 至關(guan) 重要 記者:有觀點認為(wei) ,期權製在 IT熱潮後,由於(yu) 股價(jia) 在期權分配及實施前後價(jia) 差已不明顯,作為(wei) 激勵機製的作用大不如前,你怎麽(me) 看?人們(men) 將股票期權形象地稱為(wei) “金手銬”,你們(men) 已經第三次給下屬戴“金手銬”了,這三次有否達到預期效果? 徐少春:雖然全球 IT業(ye) 處於(yu) 低潮,一些 IT企業(ye) 股價(jia) 一落千丈,期權分配已經失去意義(yi) 。但要看到的是,對一個(ge) 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ye) 而言,期權製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辦法。由於(yu) 企業(ye) 在不斷成長中,股價(jia) 不斷上漲,員工長期持有股票期權,可以分享企業(ye) 成長帶來的喜悅,這是其他激勵形式不可比擬的。雖然一些企業(ye) 經曆波動,但正是有期權激勵所帶來的歸屬感,這些員工才會(hui) 與(yu) 企業(ye) 同舟共濟,共闖難關(guan) 。 至於(yu) 你說的“金手銬”問題,由於(yu) 金蝶是成長性企業(ye) ,公司每年以30-40%速度增長,在香港發行股價(jia) 1.09港元,目前股價(jia) 穩定在1.8港元左右,三次期權分配,員工都沒吃虧(kui) 。此次分配,董事會(hui) 是根據新購股權計劃及其實施細則,向集團旗下的金蝶軟件(中國)、北京開思以及上海開思共22名高層管理團隊和主要技術骨幹授予的,總額為(wei) 562萬(wan) 股,市值近千萬(wan) 港元。本次授予期權的人員既有已在集團工作多年的高層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骨幹,也有最新加盟集團的高級技術人才,其中包括來自矽穀的海外歸國人士和國內(nei) 著名外企的本國精英。至此,全集團已經有203名員工擁有信托股票和股票期權,占員工總人數的13.5%。股票期權機製,不僅(jin) 可以吸引國內(nei) 外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加盟金蝶國際,還可以吸引更多有潛質的公司與(yu) 金蝶進行國際合作,共同打造中國軟件產(chan) 業(ye) 的航空母艦。 香港上市我最滿意 記者:有人認為(wei) ,用友在內(nei) 地主板上市,圈錢9億(yi) 多,風光無限,而金蝶在香港創業(ye) 板上市,隻圈到9000萬(wan) 元,由於(yu) 香港創業(ye) 板已隨大勢一蹶不振,金蝶當年也許在內(nei) 地上市好一點,對此你如何認為(wei) ?有無分拆業(ye) 務在內(nei) 地主板上市的打算? 徐少春:首先,你提到的圈錢問題,這種上市融資不是錢圈得越多越好,而是圈得適量。從(cong) 股市上圈來的錢,是股民的血汗錢。如果讓這些大量的資金沉澱在上市公司而不能盤活,這就失去了圈錢的本質意義(yi) 。 比較兩(liang) 個(ge) 股市,內(nei) 地首發的集資能力比較強;但是,香港的即時融資能力強,要增發新股、融資就可以迅速實現,內(nei) 地股市沒有這個(ge) 功能。其次,香港股市是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的遊戲規則都是按國際慣例來運作,這使得金蝶的國際化運作受益不淺,有利於(yu) 企業(ye) 向國際市場開拓,因為(wei) 在內(nei) 地上市,公司畢竟缺少一些國際化的投資者、分析員、財務骨幹。另一方麵,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市,金蝶要適應國際法律環境的約束,這種公開化、透明化的國際法律保障,可使投資者更放心。此外香港股市有嚴(yan) 格的監管,這有利於(yu) 改善企業(ye) 治理結構,擠去泡沫水分。 我一向認為(wei) 金蝶到香港上市是正確的選擇。到香港上市是不是虧(kui) 了,到5年後你再看看,當然也不排除時機合適,我們(men) 再回國內(nei) A股上市。 要跟洋品牌一爭(zheng) 高低 記者:目前的 ERP市場,國外品牌幾乎壟斷了高端市場,金蝶則以中低端市場為(wei) 主,日前,甲骨文在深圳建立它的中國研究院, SAP也加大了進軍(jun) 中國市場的力度,麵對競爭(zheng) ,你們(men) 有無壓力?如何看待這些磨刀霍霍的洋軍(jun) 隊?你們(men) 有否考慮進軍(jun) 國際市場或高端市場? 徐少春:洋品牌的確是占領了國內(nei) 大型國有企業(ye) 和外資企業(ye) 的高端市場。雖然高端市場利潤很豐(feng) 厚,但能支付二三千萬(wan) 軟件費用的企業(ye) 有多少?目前國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大企業(ye) ,在國際排名隻能算中小型企業(ye) ,這種市場環境決(jue) 定了我們(men) 隻能按中國國情,與(yu) 國內(nei) 企業(ye) 一同做大。隻有做好做大本土市場後,才能考慮下一步進軍(jun) 高端市場的可能。金蝶的布局更像是下棋,不隻考慮下一步棋如何走,而是要看到五六步之後應該如何應對。 現在,中國的市場敞開了, SAP、甲骨文、 SIEBEL、PEOPLESOFT都進來了,但完全不用擔心,這個(ge) 市場大得很,企業(ye) 有大有小,各有特色,任何一家想獨占市場都是不現實的。能為(wei) 顧客提供獨特個(ge) 性化價(jia) 值的公司都有生存的空間,也都活得很好。但是,在中國市場,我戰勝不了外國公司才怪呢。我們(men) 90%的資金投入在這裏,他們(men) 才不到1%,我們(men) 更專(zhuan) 心;而且金蝶的上市已經解決(jue) 了一個(ge) 根本性的問題,資金的問題,我們(men) 的彈藥比他們(men) 多得多。我們(men) 更了解本地市場。金蝶的目標是“一統天下”,規模、營業(ye) 額要遠遠超過第二名,就像 PC行業(ye) 的聯想,下一個(ge) 軟件行業(ye) 的聯想就是金蝶。 徐少春認為(wei) :對一個(ge) 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ye) 而言,期權製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辦法。
上一篇: 向質量宣戰——捷德紡織應用金蝶K/3係統質量管理案例分析
下一篇: 金蝶千萬(wan) 港元期權重獎管理及技術團隊
4008-830-830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掃碼對話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雲(yun) 產(chan) 品或解決(jue) 方案嗎? 請點擊立即谘詢,我將為(wei) 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