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整合戰勝對手
2003/05/09
徐少春簡介: 徐少春 現任金蝶國際軟件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第九屆委員會(hui) 委員和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委員。1983年8月畢業(ye) 於(yu) 南京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yu) 工程係,1988年取得碩士學位。1991年11月創辦民間科技企業(ye) 深圳愛普電腦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1993年8月創辦金蝶軟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1999年9月發起設立金蝶國際軟件集團。 上世紀90年代哈佛十大管理案例中提到:日本NEC公司打敗了強大的美國對手,采取的策略就是戰略整合,提高核心能力。一個(ge) 企業(ye) ,應該在眾(zhong) 多能力中具有競爭(zheng) 對手不可複製的核心能力,而其它的能力應該歸屬於(yu) 這個(ge) 核心。如果在每個(ge) 領域都圈一塊地,看起來似乎風險降低了,但是核心能力由於(yu) 過於(yu) 分散也減弱了。特別是在迅速變化的市場,過一段時間以後,業(ye) 務邊界很容易漸漸就會(hui) 變得不清楚、很難界定,包括現行的分產(chan) 品戰略。國外一些企業(ye) 的做法就是戰略整合,形成一些專(zhuan) 業(ye) 很強的委員會(hui) ,認可的話,就串起來,進行網絡集中式的管理。原來80年代一批日本公司打敗美國的公司,就是在戰略上戰勝美國公司。 我們(men) 作通用性的軟件產(chan) 品,應該提煉出產(chan) 品應用中最為(wei) 核心的部分,如果今天給這個(ge) 客戶做一下,明天給那個(ge) 客戶做一下,那麽(me) 就會(hui) 非常分散,“核”也由一個(ge) 分為(wei) 幾個(ge) ,反而不能成功。“核”越小,如同“黑洞理論”,密度越大,引力越大,積聚的能力也越大;“核”越散,就如同布朗運動,互相牽扯,耗費太大。 整合的最大阻力,來自人,每一個(ge) 開發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覺得自己的產(chan) 品最好,希望自己的產(chan) 品成為(wei) 一個(ge) 核心。如何打破個(ge) 人的英雄主義(yi) ,融入群體(ti) 智慧中去?第一要樹立小公司、小團隊觀念,大家更好地發展。第二個(ge) 就是客觀地評價(jia) 產(chan) 品的狀況。因為(wei) 像金蝶這樣的公司,以後將不會(hui) 有任何一個(ge) 產(chan) 品屬於(yu) 一個(ge) 人,隨著CMM的不斷深化,每一個(ge) 開發人員隻能是產(chan) 品線上的一個(ge) 角色。而大目標的實現,需要一群圍繞這個(ge) 目標工作的人,應該將個(ge) 人的理想和企業(ye) 的理想結合起來。 整個(ge) 產(chan) 業(ye) 要向前發展,必然要求有分工協作,形成產(chan) 業(ye) 生態鏈,這也必然要求將公司利益與(yu) 產(chan) 業(ye) 利益結合起來,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進步。 那麽(me) ,整合最大的動力在哪裏呢?我認為(wei) ,應該來自市場的需求。第一、產(chan) 品領先。首先是產(chan) 品整體(ti) 設計領先。客戶需要一個(ge) 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而不需要一盤散沙,這個(ge) 廠商一部分,那個(ge) 廠商一部分。第二、必須具備整合的能力,這是整合的基礎和充分條件。以金蝶為(wei) 例,我們(men) 有獨創的商業(ye) 操作係統BOS(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它是企業(ye) 應用係統的心髒,將成為(wei) 新一代企業(ye) 管理軟件的標準構架平台。基於(yu) 組件化技術,為(wei) 應用產(chan) 品提供了強大的通用平台,包括諸如多數據庫引擎、工作流、無線應用支持、組織結構管理和安全機製等等,並對客戶二次開發和與(yu) 第三方集成提供了強大的業(ye) 務接口。第三、微軟的.net技術和Sun的JAVA技術,這兩(liang) 大焦點給客戶帶來了很大的困惑,金蝶有責任幫助去解決(jue) 、去整合,金蝶BOS同時支持.net和J2EE主流平台,並內(nei) 嵌在金蝶企業(ye) 應用套件(KINGDEE EAS)產(chan) 品中,具有開放性,充分支持係統擴展。 “產(chan) 品領先,夥(huo) 伴至上”是我們(men) 對外的一種戰略,而如何實現這種戰略?“快速反應,能力為(wei) 先”是保障。首先我們(men) 的戰略要求必須能夠快速反映客戶的需求,理解客戶的需求。“產(chan) 品領先”不是遠離客戶而是與(yu) 客戶貼得更近,建立“大客戶”觀念:客戶不僅(jin) 包含產(chan) 品的使用者,我們(men) 的合作夥(huo) 伴也可納入其中,他們(men) 也有需求,我們(men) 要把他們(men) 的需求同樣反映到我們(men) 的產(chan) 品裏麵去。這樣大家都可以在一個(ge) 共同的利益共同體(ti) 下共生共榮,互利互惠。 先進的技術是產(chan) 品的靈魂,也是一個(ge) 技術型企業(ye) 過去、現在、未來的命根子,所以金蝶將把技術提到一個(ge) 很高的角度來看待。歸根結底,金蝶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在技術和產(chan) 品。我們(men) 所謂的“產(chan) 品領先”就是要增加產(chan) 品本身的含金量。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一個(ge) 好產(chan) 品上,才是“正本清源”,否則“先天不足,後天補”就是人海戰術,消耗戰。
上一篇: 金蝶成都推動政府信息化
下一篇: 金蝶重慶喜獲政府資金支持
4008-830-830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掃碼對話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雲(yun) 產(chan) 品或解決(jue) 方案嗎? 請點擊立即谘詢,我將為(wei) 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