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期權期望(下)
2002/06/04
信任符號 在此次授予期權的金蝶員工中,也包括去年被收購的北京開思和上海開思的6名員工。這次開思員工被授予期權,是當時收購時談到的條件之一。現金蝶副總裁原開思管理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吳強並沒有強調期權對他的吸引力。但是吳強認可了如果此次沒有獲取期權將會(hui) 有一種被遺棄感覺的說法。 吳強認為(wei) 開思被授予期權的員工會(hui) 有同他相似的感覺。吳強認為(wei) 當時選擇被金蝶收購而不是其他公司時說,金蝶和開思有很強的互補性。同時最重要的是兩(liang) 家公司都是本地的企業(ye) 管理軟件供應商,文化的根基相同,在企業(ye) 文化的整合中不會(hui) 出現太大的問題。 要解決(jue) 開思人才問題卻是業(ye) 界猜測最多的。這個(ge) 問題的關(guan) 鍵是開思員工的利益會(hui) 不會(hui) 得到保證。這個(ge) 利益其實包括兩(liang) 方麵,一是經濟利益,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起來其實並不是那麽(me) 困難。因為(wei) 當時處於(yu) 已萌退意的TCL控製下的開思前途並不明朗,TEEMS這個(ge) 開思最得意的產(chan) 品也因此而遲遲不能推出。而金蝶看重的正是開思產(chan) 品和人才經驗,解決(jue) 他們(men) 待遇問題對資金充裕運轉良好的金蝶而言並不困難。另一方麵是開思管理團隊和業(ye) 務骨幹發展空間的問題。金蝶會(hui) 不會(hui) 給開思管理團隊和業(ye) 務骨幹適合的發展空間是這部分人滿意度的關(guan) 鍵。而對此是需要信任基礎的。 吳強說自己雖然並不是很在意期權的利益,畢竟期權的利益要受很多自己和公司以外因素的製約。但同時通過期權吳強感覺自己被認同,同金蝶的期權獲得者一樣,感覺到自己對金蝶的價(jia) 值。信任通過期權的授予被傳(chuan) 遞。而期權這個(ge) 信任符號顯然不僅(jin) 僅(jin) 具有符號意義(yi) ,吳強開玩笑說現在每股已經長了2毛,意味著自己已經有每股2毛的收益。 金蝶執行董事副總裁徐文輝也是傳(chuan) 遞信任的一部分。待人平和管理民主的徐文輝隻身到開思負責開思的管理工作。但是徐文輝自己介紹說自己到開思之前幾乎把自己洗白,沒有刻意地要把金蝶的做法全部複製到開思。而且徐文輝在金蝶從(cong) 事管理工作就非常民主,善於(yu) 傾(qing) 聽多方意見。現在被派到開思的徐文輝繼續發揮了這個(ge) 習(xi) 慣,磨合的結果是開思的開發井然有序、服務井然有序。對金蝶和開思都同樣重要的TEEMS現在正在封閉開發,很快就會(hui) 有結果。 按照金蝶現在給開思的定位,開思實際是一個(ge) 產(chan) 品研發的公司。北京開思的TEEMS、上海開思的KM、深圳K/3會(hui) 共用一個(ge) 金蝶的銷售平台。但是徐文輝並沒有很深的技術背景,而徐文輝在金蝶香港上市的過程中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金蝶在決(jue) 定徐文輝這個(ge) 人選時,可以說是很費了一番心思。 從(cong) 目前幾個(ge) 月的操作看,不論是這個(ge) 安排還是徐文輝本人都是成功的。收購雖然現在還不能說徹底成功,但是至少要比當時業(ye) 界多數人預料了要好要快。 開思被收購後,有幾個(ge) 人離開了開思。當時業(ye) 界有很多猜測,也有人借機發布了很多對開思金蝶不利的言論。但是吳強認為(wei) 事情遠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麽(me) 嚴(yan) 重。吳強說主要是當時工作有沒有做細的地方,例如當時離開的有一部分就是OA部門的人,當時他們(men) 離開是因為(wei) 以為(wei) 金蝶會(hui) 裁掉這個(ge) 部門。但是現在金蝶不但沒裁掉這個(ge) 部門反而大力支持,現在開思的OA和KM在金蝶的渠道上賣的很好。這也是多數人選擇回流的主要原因。 期權期望 拿到期權的吳強現在在金蝶比較活躍,至少他自己這樣認為(wei) 。比如說他極力促成金蝶和Brio公司的合作,現在Brio商業(ye) 智能的應用案例很多都來自開思。吳強現在還建議金蝶與(yu) 業(ye) 界另一個(ge) 著名公司進行深度合作。這個(ge) 合作夥(huo) 伴也是開思的合作夥(huo) 伴。吳強說他覺得自己有很多經驗可以貢獻給金蝶。在接受采訪前吳強就剛剛在外地參加了一個(ge) 金蝶的市場活動,吳強說他很樂(le) 意主動參與(yu) 。吳強現在管理金蝶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主要負責金蝶技術規劃和技術方向。吳強說除了賺錢,他還想為(wei) 中國管理軟件做點事。這是他的事業(ye) 理想。現在看來這個(ge) 理想不會(hui) 因為(wei) 開思的被收購而有任何擺動。 金蝶的期權激勵製度還會(hui) 執行下去,而且隨著期權的行使期權的激勵作用會(hui) 被越來越多的金蝶員工認識,期權給他們(men) 了一個(ge) 很大的想象空間。參與(yu) 過金蝶上市和期權設計的徐文輝說,期權現在更多的是一種期望,對拿到的人來說期望公司有好的業(ye) 績自己有好收益的期望,對沒拿到的人來說是努力工作就會(hui) 有期權認可的期望。
上一篇: 金蝶國際864萬(wan) 期權重獎高管 賬麵總盈利逾180萬(wan) 港元 最高獲獎者86萬(wan) 港元
下一篇: 5年50個(ge) 百萬(wan) 富翁:金蝶的期權造富計劃和攬才武器
4008-830-830
與(yu) 我們(men) 的售前專(zhuan) 家
在線聊天
掃碼對話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雲(yun) 產(chan) 品或解決(jue) 方案嗎? 請點擊立即谘詢,我將為(wei) 您解答!